逆天换明_第二百四十一章 粗鲁之人,直言不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四十一章 粗鲁之人,直言不讳 (第3/9页)

其幼稚。嗯,如果自己不是后世的思维,或许会很吃这一套。

    要拉拢东江镇的将领,空口白话是没有用的。

    崇祯的脑袋不知道在想什么,如果粮饷充足,东江镇也不用费尽心思来自力更生。而粮饷捏在手中,东江镇还会不服从朝廷吗?

    要说专横跋扈,袁崇焕置催战圣旨于不顾,对崇祯屡次三番禁止其卖粮资敌置若罔闻,更矫诏斩杀镇帅,岂不是比军阀更军阀,更加地难以节制?

    “两年来,东江镇将士克服万难,浴血奋战,斩首已不下万级。试问关宁军有何战功,只是龟缩城中,守住城池而已。朝廷厚此薄彼、赏罚不公,岂不有悖万岁圣旨中‘明法敕罚’之金语?”

    郭大靖愈发挺直了身体,朗声说道:“方公公身为监军太监,自有下情上达之责任。末将之语,虽不代表东江镇全体军民,可也不是胡编乱造,皆是肺腑之言。”

    微微躬身,郭大靖拱了拱手,恳切地说道:“请方公公上奏万岁,体念东江镇僻处海外之困难,军民协力抗虏之忠心,勿为jianian臣蒙蔽,寒东江军民之心。”

    方正化垂下眼帘,半晌无言。

    纵是知道东江镇将士对朝廷断绝粮饷、减半发放颇有怨言,但敢明白地当面说出来的,郭大靖应是第一个。

    关键是,郭大靖说得都是事实,令人无法辩驳。

    况且,郭大靖说得还是有分寸,尽管有批评崇祯的意思,却还比较隐晦,最后更以jianian臣给皇帝打了个掩护。

    所以,即便是在朝堂上,皇帝对此也不好乱加罪名。大不敬,目无君上,这些虚妄的罪名,在金州更不好扣到郭大靖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