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九十章 战后布置,一年平辽 (第3/7页)
撤退。 尚可喜的中协还是继续驻守秀岩,与凤城形成两大据点,护住南面直到海边的大片土地。 而秀岩防御的前哨,则是大片岭关和大片岭墩,形成了有预警、有缓冲的防御体系。 再往西,就是盖州卫,辽南的重兵基本都集结于此,能够迅速东援。 整个战线是向前推进了,基本上形成了辽南、辽东两个进攻的方向。休整完毕后,东江军还将继续压缩建虏的防御,并不断展开袭扰。 “在春耕前,争取把宁远的人马调来一万五千人。” 何可纲不在身边,郭大靖也对刘兴祚说出了心里的计划,“连带着家眷,差不多能有五六万人,一下子就解决了辽东地多人少的问题。” 在辽东光进行军屯,还是单调了。有村镇,有百姓,才算有根据地的模样,没有烟火气,怎么能让人觉得是舒适的安居之地? 何况,特战营已经在辽东一年多,由于距离远的关系,探亲十分不便,对将士们的心理也有不好的影响。 对于军属移居的规划,已经制定下来。他们将多集中在镇江堡周边,尽量考虑到了安全。 刘兴祚不太关心移民屯垦,只对吞并辽镇感兴趣,对于郭大靖说的数量,他嘿然一笑,说道:“郭帅还是给祖家留了一线之地,不知道他领不领情。” 所谓的一线之地,自然是宁远的五千驻军。祖氏家族的人若真不想归并东江镇,自然还能继续留在宁远。 但这又能挺到几时?东江镇平辽灭虏之时,便是最终的覆亡之日。祖大寿但凡有头脑,也能够看出这一点。 “不要他领情,只看他是不是真蠢。”郭大靖冷笑道:“若是平辽时寸功未立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