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夷炮兵教官 (第3/7页)
只不过是把初中所学再拣起来罢了。 在背地里,郭大靖已经把桑托斯所讲的内容整理出了大半,并且正在简化成一本小册子,把诸如射击角度、装药量和射程对应起来。 对于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的士兵,死记硬背,或是拿着小册子查找数据,应该更简单,更容易培养出来。 “炮弹的精细程度,决定着火炮的射程和准确度。现在训练用的石弹,还是粗糙了,不如铁弹或铅弹。” 桑托斯的话,传进了郭大靖的耳朵。他垂下眼帘,暗暗记了下来。 炮弹或子弹的契合度,决定了气密性,这是前装滑膛火炮,以及火枪难以解决的问题。 火炮使用石弹,也是郭大靖不得已的做法。铁弹尽管能回收,但买来的铁料打造武器还勉强够用,再用来制造炮弹,显然是财力所难以支撑的。 要知道,炮弹要造的话,每门炮备个百八十发,是最基本的数量。二十门火炮,要用多少铁料? 当然,解决气密性也不是没有办法。郭大靖决定购进麻布,再浸上提炼出的鲸油,用来包裹炮弹。 火枪也是差不多的cao作,用浸油绸布或鹿皮包裹铅弹,就能提高射程和精准度。 成本哪!郭大靖暗自叹了口气,暂时把火枪抛开,只在炮弹上进行改进。 安克诚和金重国也在受训的炮兵之中,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高,进来的晚,但学得却很快,已经成了小军官。 对于红夷火炮的威力,二人从震惊到羡慕,更有遗憾。遗憾的本国朝廷不能知耻后勇,加强武备。 如果朝鲜也有这样的火炮,置于城头,建虏想要攻破城池,哪里是会那么容易? 可惜,小小的广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