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三十六章 崇祯,敬而远之为妙 (第2/7页)
秋风萧瑟,落叶在风中打着旋,枯黄正成为随处可见的主颜色。 毛文龙站在窗前,背着手凝望着院内,眼中时而深沉,时而又微露笑意。 大战在即,东江军近半人马跨海远征,不担心是不可能的。 但毛文龙也知道,此战若胜,建虏势必衰弱,在辽东的战略主动权,便将落到东江军手中。 风险与机遇同在,毛文龙相信郭大靖的能力,相信一年来的准备是充分的,胜算极大。 而今年的收成数据,又让毛文龙心中有底。这意味着东江镇的根据已经牢固,剃头辽人的大量收拢和安置,又使东江军具备了再次扩军的能力。 毛文龙走回桌案,等待郭大靖的同时,又翻阅起汇报上来的文件。 今年经过全力的抗旱抗灾,虽然平均单产下降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,但耕地数量比去年增加了将近两倍,使得总产量依然创造了新高。 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老百姓的要求不高,一箪食一瓢饮便能过得安生。而社会秩序的稳定,又使得东江镇的诸项计划得以顺利实施。 这还是明面上的成绩,暗中向建虏贩卖丝绸、青布,也全部结束,刨去成本和给林家的利润,总共赚到了一百六十七万两的银子。 钱粮都很充裕,这令毛文龙难得地感到了轻松舒心。哪怕明年朝廷断绝粮饷,凭现下的积累,东江镇也能支撑将近两年。 而这,也是经过预估,不出所料的,也是毛文龙敢于和袁崇焕撕破脸皮的关键因素。 听到了外面由远而近的熟悉的脚步声,毛文龙微露笑意,放松身姿,倚在了靠背椅中。 郭大靖报名而入,躬身施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