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一十二章 潜入偷藏,阿敏的试探 (第1/7页)
信王朱由检今年才十六岁,放在后世,也就是个初中生,是个少年。 呵呵笑着,朱由检说道:“臣弟不是恭维,而是肺腑之言。” 天启帝摆了摆手,笑着召信王入殿,君臣也是兄弟各自落座,闲谈起来。 藩王不得理政、经商、从军等等,是老朱家的规矩,信王虽得皇帝亲近宠爱,却也是一样。 在殿外恭贺完,信王便不再提政事军事。天启帝随便询问了一下藩邸的情况,信王便起身告退。 天启帝喝了一盏茶,便有太监送来内阁的票拟,其中就有皇帝所关心的调整东江军的待遇。 因为在援朝作战中立了大功,内阁终于确定了东江镇士兵的粮饷等同于辽镇。但却需要重新核定兵额,还是老办法,有甲有兵者才算数。 天启帝对此并不太满意,但朝廷财政紧张,若是把东江镇的适龄男丁都算上,差不多有八万多,也确实支付不起。 无奈地叹了口气,天启帝算是勉强同意了内阁的票拟。当然,他也知道,经过几次胜利,东江军的兵额肯定会有所增长。 因为东江镇缺的不是人,而是盔甲兵器。已经解送了数千建虏首级,说明建虏的盔甲武器应该也落到了东江军手中。 原来就额兵两万八千,再次核定的话,估计能增长到三万四五千左右。 放下了关于东江军的票拟,天启帝又拿起了一份奏疏,却是辽东巡抚袁崇焕的。 在皇帝的严旨和兵部的严令下,袁巡抚终于出兵援朝了。赵率教率九千精骑兵出三岔口,要来个围魏救赵。 仗都打完了,建虏已经撤兵,还援什么朝? 天启帝冷哼了一声,把奏疏没好气地扔到了御案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