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六十一章 辽东战役拉开帷幕 (第2/7页)
够长期坚守,便得益于城池的规模,城上的西夷火炮。 还有历史上崇祯十二年的松山之战,金国凤率三千将士,坚守两月有余,建虏损失惨重,皇太极也是无奈退兵。 所以,在建虏获得新式火炮之前,攻坚能力的虚弱就是他们难以改变的劣势。 当然,守军的战斗力和意志更是最重要的因素。 比如江阴之战,清军两百多门火炮昼夜轰击,二十余万大军连攻八十一日,损失惨重,死伤近八万。 江阴又有多少正规部队,又有哪位不世名将,不过是典史阎应元率领着城中十数万百姓的拼死抗击,却在历史上留下光彩夺目的一页。 而凭借镇江堡形似棱堡的坚固工事,数千装备精良、训练有素的东江军,郭大靖相信他们能够抵挡住数倍建虏的勐攻。 “原来是要保护朝鲜。”何可纲恍然,点着头说道:“郭帅眼光深远,末将远不及也。” 在辽西,面临的形势远没那么复杂。什么朝鲜,什么蒙古诸部,跟他们都没关系,或者说是根本不想理会。 只要守住城池就万事大吉,基于这样的思维,辽镇将领们的眼界都比较狭窄,无法从更高的战略角度来看待问题。 或者,更准确地说,辽镇将领是比较自私,除了辽西那一小块地方,他们并不关心其他地方的战局。 之所以有这样的毛病,主要是军阀心理已经根深蒂固,这从李成梁那时候就已经开始。 只要能守住自家的地盘,只要能保存住自家的实力,谁管别人的生死。死道友不死贫道,自家的命才是最金贵的。 其次,袁崇焕主政辽西,对友军的几次见死不救,也让辽镇的自私自利更加的浓厚。 别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