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五十五章 中国通,藏兵备战 (第7/9页)
,以及产品的质量上,已经超过了大明的任何一家官方兵器局。 并不是官方兵器局没有好工匠,在技艺上比大连军工作坊的工匠高超的,不知凡几。 但坏就坏在制度上,坏就坏在到处都有贪腐,坏在外行领导内行。官家的工匠没有积极性,也被克扣得没有足够的材料,产品的质量如何能够保证? 每到工坊,郭大靖总不会忘了看望赵青山。那是他最早的战友,在逃出建虏统治区的过程中,建立起最深厚的感情。 “以后可不要再拿酒了,俺怕把嘴养刁了。”赵青山不客气地收下两瓶酒,嘴上却说道:“土豆酒也不错,喝惯了一样的。” 郭大靖笑了笑,说道:“虽说工坊忙了些,可还是能抽出点时间来吧!阿秀见我就唠叨,想老乡亲们了。” 赵青山嘿嘿笑着,相信郭大靖不是假客气,但也没明确地说啥时候去看看。 郭大靖提醒到了,也不强求,转而又询问起军工作坊的情况,有什么困难,有什么问题,他会全力帮助解决。 “听说朝廷又断了粮饷,工匠们原有些心浮,但官上很快发了通告,军票照发,粮食照领,大家也就安下心来。” 赵青山缓缓说道:“最重要的还是今年丰收,很多有田地的工匠,留下的土豆、玉米,或是黑麦、高粱,就够一家人吃上数月。” 郭大靖轻轻点头,说道:“这倒是不错的,手中有粮,心里不慌。朝廷那边的粮饷,也确实影响不大了。就算以后恢复,官上也未必会发通告。” 赵青山颇有深意地看了郭大靖一眼,在广鹿岛的时候,朝廷就断过粮饷,也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