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四百零五章 灾民潮初现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百零五章 灾民潮初现 (第4/7页)

觉得捉襟见肘。

    但百姓到了,身体多很虚弱,总要养上三五日,才有体力进行海上的颠簸航行。

    “接到急报,应该很快会派人来支援。”李海东望着人头攒动的移民,紧皱着眉头说道:“但我们也不能光等着,去买材料,发动灾民,自建席棚,先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睡觉休息。”

    “是,卑职这就去办。”赵华京拱手一礼,转身欲去。

    赵华京是李海东在天津发展的手下,熟悉本地情况,也甚是精明强干。

    “多带几个人,再买些米粮。”李海东抬手止住赵华京,又交代了一句。

    看着赵华京带人离开,李海东才稍微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尽管码头仓库内存放了不少土豆、玉米、食盐,但出乎意料的灾民数量,可能也支撑不了太久。

    天津地处河海要冲,漕运的重要商港,粮食是不缺的。

    当然,这只是目前的情况,等到灾害严重,大旱持续,内河水运几乎断绝,南粮北运受阻,北地百姓才真正是水深火热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在大连的郭大靖收到陈继盛转来的天津情况的报告时,从旅顺已经紧急发出数船粮食,随船而去的是两百官兵,以及几十名政务官员。

    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山东,大水过后,一无所有又面临饥荒的百姓,成千上万地涌至登莱。

    登莱巡抚孙元化还算仁心恤民,调动官府力量暂时安置灾民,也节省了东江镇的不少工作。

    尽管移民的数量超出预料,至少是没想到会在今年有这样一个高潮。但东江镇的粮食数量还够支撑,且秋收在即,年景不错,也没有什么担忧。

    “山东的倒还好说,天津的恐怕不全是移民。”郭大靖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