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八十二章 多尔衮争汗位 (第2/7页)
擒王,如果万不得已,不如把阿敏和豪格……”阿济格目中闪过凶光,手掌狠狠地下切,“长痛不知短痛,越是拖延,就越不利。” 多铎眨巴眨巴眼睛,苦笑道:“不必走到那个地步吧?强敌在侧,内乱越小越好。” 多尔衮沉吟着说道:“尽量避免内乱,可也要做两手准备。还有,阿敏贪财,豪格缺乏决断,这都是可以利用的。” “遵化惨败,对皇太极声望的打击还不够。”多尔衮冷笑起来,继续说道:“阵亡的将士各旗都有,要引起他们更大的怨言。如此,对于汗王之位,豪格也就没底气,没资格。” 阿济格和多铎互相瞅了一眼,纷纷点头,表示赞同。 “济尔哈朗虽忠于皇太极,但性格软弱,不会卷入过深。”多尔衮摸着下巴,若有所思地说道:“由他在中间调和,应该是比较合适。” 济尔哈朗虽然是阿敏的兄弟,但却倾向于皇太极。从性格上看,恭顺,或者说是沉稳,以及软弱得听话,多尔衮的分析算是比较正确。 老资格的一代贝勒中,只剩下阿敏、济尔哈朗和杜度。阿敏又是镶蓝旗主,济尔哈朗和杜度却无太大的实权。 多尔衮还是准备先效仿老奴的政治架构,汗王之下,八旗旗主议政。在人数上,阿敏和豪格不占优势,自然也很难阻止多尔衮以后推行和实施新政。 现在嘛,采取议政制,也是烟幕弹。让那些本来就反对改革的后金高层放心,对多尔衮给予支持。 对于封建化改革,多数后金高层都是反对的。他们看不到将来,只觉得现在就很好,也能连续击败明军,为什么又要损害他们的利益呢? 多尔衮此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