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零八章 攻克宣川 (第6/7页)
,郭大靖现在就认为表述得太过宽泛了。建虏野战无敌,显然也是夸大吹嘘。 如果说在野外的战斗就称为野战,那建虏遭到失败就不是一次两次。 历史上崇祯四年,监军兵备道张春率兵解救锦州,就曾于大凌河击败建虏,杀死建虏将领众多。松锦大战时,明军也是先胜后败。 郭大靖再结合此次毛文龙统兵进攻宣川的布署,认为要在野战中取胜,就要尽量避开利于骑兵驰骋纵横的平原或辽阔野地。 张春和洪承畴,再加上毛文龙,采取的都是部队厚重结阵,前置车炮,沿着大路推进。 没有宽阔的正面,与明军在狭窄的大路上厮拼,建虏的骑兵便无法发挥快速机动、迂回夹击的战术。 敌我双方没有花哨战术,就是硬磕的话,谁人多,谁火力强,谁就占优势。这应该是建虏最不愿意进行的战斗模式,对于明军来说,则要反过来。 尽管在理论上凭明国的人口数量,以十换一也足以把建虏灭几个来回,但郭大靖却并不准备用这种方式击败建虏。 一来他不是皇帝,没法调动那么多的人力,也不可能调动几百万人来辽东打建虏。 其次是作为穿越者,打歼灭战一换一都令其不是满意,他自然有办法拉近明军与建虏的战力差距,那就是科技。 只不过,这条路不好走,不仅需要大量的钱财,更需要时间。但那又怎样呢,历史上,大明在十八年后亡了,而郭大靖给自己定下的时限,就是十八年。 十八年,一代人的时间。 郭大靖目光闪烁,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,在潜意识里不断加油打气,我能行的,一定能行的。 挽救大明?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