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九十四章 多尔衮的郁闷悲哀 (第5/7页)
的打击。 如果后金高层能够统一意见,主动上奏此事,多尔衮自然能够顺水推舟,达成他心中的目标。 可惜,连自家兄弟都不赞成此议,多尔衮自然也不能主动提出,损害自己本已不多的威望。 至于李永芳,身份地位不高,人微言轻,提出来也没什么作用,反倒会成为众失之的。 多尔衮开始信任李永芳等汉官,是因为这些汉jianian已经无路可退,东江镇不会宽恕,他们只能死心塌地为后金卖命,期望着能够侥幸得活。 计议已定,多铎和李永芳告退而去,独留下多尔衮在屋内。他收拾心情,提笔批阅公务。 阿济格的汇报相当详细,如何败阵,如何被摧毁营寨,一点敢没有隐瞒。 正是如此,使得建虏的防御体系又要有所增强,或者说是改变。 比如辽阳,城墙已经无法抵挡敌人火炮的远程轰击。要想使城内不乱,就要力争把敌人挡在城外三里以外。 东江军的壕沟胸墙工事,已经为建虏所学习。只不过,没有太长距离的延伸。现在,就不得不改建加强,以阻挡敌人炮火对城池的破坏。 火器也被重视起来,虽然都是老旧型号,很落后,但有总比没有强,也都大量地安设于鞍山驿、辽阳、连山关等关隘重地。 当然,火药的缺乏,一直是建虏难以解决的问题。硝磺等物资,极易采购。即便有少量走私过来的,数量也难以满足需要。 按照建虏现在的实力,已经难以抽兵远征,控制蓟镇、宣大等边外的蒙古诸部,从那里得到急需的物资。 尽人事,听天命吧! 面对东江镇的步步紧逼,已经全面落了下风,却还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