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九十四章 急速撤退 (第5/7页)
做不到。或者弃城而逃,或是开城降敌,人心之散乱,已至于此,朝廷和崇祯还不自知。 也就是第一次绕道入关,扯下了庞然大物般的大明帝国的遮羞布,使得建虏将大明内地当成了提款机。 看吧,没钱没粮没人口,就入关去抢一把,每次都伤亡很小,如入无人之境,收获却是丰厚。 尽管郭大靖要尽全力粉碎建虏的入关抄掠,但结局如何,连他也不敢确定。不是胜败的问题,而是朝廷和崇祯之后的态度。 不去京城勤王,却去掠建虏后路,你这叫“勤王”? 老百姓死多少,被劫走多少,损失财物多庞大,皇帝和朝廷可能并不在意,只要他们安全。 所以,依着崇祯刻薄猜忌寡恩多疑的性子,不会因为东江军千里奔袭,击败了建虏而有所感激。 反倒是认为东江军藐视朝廷,不尊皇权,而秋后算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。 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郭大靖的情绪突然有些低沉,声音甚至听起来有些沙哑,缓缓说道:“大帅,末将依此行事,是对是错?对您和东江镇,是福是祸?” 毛文龙愣了一下,没有回头,也没有马上回答,但他听明白了郭大靖的意思,眯了下眼睛,望着远方。 尽管不如郭大靖深知崇祯皇帝的脾气禀性,可毛文龙读的史书也不少,历朝历代冤死的忠臣武将可是不少。 杨广杀高颖,宋高宗杀岳武穆,英宗杀于谦……不管你多有能力,多有功劳,哪怕是多么忠诚,只要得罪了皇帝,或是让他不舒服,就没有得到善终的。 为什么御驾亲征对于军队的主帅和将领,都是一件无比头痛的事情。就是因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