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比不知道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比不知道 (第6/7页)

 不仅仅要花钱修筑城池,还要驻兵守卫,光是往锦州和大凌河城运粮,耗费就很惊人。

    再看东江军,人家收复失地可是真的打下来的,两千余人头就是明证。

    关键是人家收复了那么大的地盘,不仅没要修城费,还能有效利用耕地,用屯田来节省朝廷的钱粮物资。

    不比不知道,一比吓一跳。

    崇祯现在完全能够确定,袁崇焕所上奏的收复失地的大捷,就是在忽悠他、欺骗他。

    管中窥豹,崇祯从此事也对什么关宁锦防线,以及堡垒推进平辽灭虏,完全失去了信任。

    还什么明年就过河,过了大凌河又能怎样,继续修城,继续扩军以满足逐点驻守的战略?

    依照锦州和大凌河城所耗费的钱粮,等到袁崇焕“收复”广宁,也是大明财政破产的时候。

    如果朝廷拿出这巨量的钱粮,袁崇焕可能也找到了借口。没钱没粮,还怎么击败建虏,还怎么五年平辽?

    想到这里,崇祯对袁崇焕的恨意又升腾而起,暗自咬牙切齿。

    只不过,对于关宁军的顾虑,使得对袁崇焕的审讯和处置,不得不向后拖延。

    马世龙已经接任山海关总兵,孙承宗和满桂抵达宁远,借着这三位曾在辽东任职的经历,崇祯决心削弱关宁军,特别是祖大寿驻守在锦州的那部分。

    等到能够确实控制山海关和宁远的官兵后,宁远驻军便要撤至山海关,并要祖大寿放弃锦州,退守宁远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祖大寿率领的人马不过两万多,粮饷也被朝廷掐在手中,更不用担心他狗急跳墙,杀入关来。

    至于投降建虏,凭建虏目前的颓势,相信祖大寿不会那么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