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六十章 初登大宝,大捷相贺 (第1/7页)
历史的转折点在哪,用最小的力撬动杠杆的支点又在哪?郭大靖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,准确的判断。 还有两年多的时间,皇太极就要抄掠京畿,以渡过危及后金生存和统治的大饥荒。 如果两年后东江军能有五六万精兵,就足以对虚弱的后金老巢进行猛烈的进攻。轻则使皇太极率军仓促返回,重则打烂后金的统治区。 其实,郭大靖所有的准备,都是在等待两年后的大战。 一战重创建虏,使其再不敢抄掠中原,在小冰河期的寒冷中,窝在辽东苟延残喘吧! 而且,如果军事冒险失败,皇太极还有威信坐稳汗王的位置吗? 郭大靖认为不太可能。遭受重创的建虏,内部矛盾必然爆发,连依附他们的蒙古诸部恐怕也会生出异心。 这是明金战略转折的节点,一役就可能使建虏陷入低谷,数年难以恢复。 历史上,如果袁督师不是急赴京师,想借建虏入寇逼朝廷议和保住脑袋。而是尽起关宁军,直捣建虏老巢,或许也不会比后来的结果更差。 但袁督师的那点能耐,以及关宁军的德行,已经被皇太极看得通透。敢开出坚城就已经勇气可嘉,还敢去主动进攻? 旗人满万不可敌,与建虏万不可野战…… 关宁军已经被自己归纳和传播的结论吓破了胆,皇太极根本不害怕这帮装备精良但“军心已怯”的守城之犬。 正因为知道历史,郭大靖才有心中的沉重,时常压得他艰于呼吸。 但看着刘兴祚等人不以为然的神情,他也只能暗自叹息,感叹着:无知,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啊! ………………. 东边的天空现出了鱼肚白,但离太阳东升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