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额助农贷款,倭商到来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额助农贷款,倭商到来 (第3/9页)

迎刃而解。

    当然,控制还是非常必要的,就保持现在和粮食的兑换比,就不担心什么通货膨胀,货币贬值。

    说白了,不能走大明宝钞的失败之路。完全不懂经济规律的混蛋们,可是把大明的信用给败光了。

    郭大靖和百姓们又聊了一会儿,才起身上马,与乡亲们挥手告别,向着大连继续赶路。

    内部稳则外战强,内兴则外盛,这个道理郭大靖比谁都清楚。

    最好的例子就是大明,亡于内乱,而不是外敌。

    而东江军要想不断发展壮大,离不开辽民百姓的支持。他们生产,他们制造,他们参军,也只有让他们生活得好,才能持续地给东江军提供动力。

    回到大连,郭大靖便马上写了书信,派人快马送去旅顺,请陈继盛调整政策,并如实汇报了与方正化见面的情况。

    随后,郭大靖便投入到工坊的军工生产中,在迅速熟悉了生产制造的流程中,找到问题所在,开始了革新,以提高生产效率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..

    时间在整天忙碌的人们眼中,过得很快。也只有无所事事的人,才觉得时间难熬。

    小额无息贷款很快就在金州开始实行,有一技之长的人家立刻看到了增收的机会,也解决了他们没有启动资金,无法打造工具、购买原料的困难。

    很快,农村里出现了不少铁匠铺、木匠房,以及编筐编篓、补锅锔碗等手艺人。

    而对于这些非农职业,官上还没有缴税这么一说。也就是说,他们只有赚的,没有赔的,最多不过是白辛苦。

    对此,官上也乐见其成,方便了军民的生活,只要不耽误布置下去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