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一十八章 吞并辽镇之始 (第1/7页)
宁远既不会遭到建虏的威胁,也不会成为辽镇的前进基地,向建虏主动进攻,存在的意义就几乎没有。 这一点,崇祯倒是没看错。但急于求成的脾性,还是让他差点坏了大事。 郭大靖担心逼迫太紧,祖大寿等人会狗急跳墙。 要知道,他们不仅是三万人马,还有红夷大炮,投降建虏的话,会给东江军造成多大的压力,多大的伤亡。 “万岁要节省粮饷,却也不能急于一时。”郭大靖耐下心来,给方正化作着分析,“只要撑过今年,建虏颓势尽显,辽镇也不是傻子,自然也不会自取灭亡,还要背负千古骂名。” 辽镇将领和士兵也有弱点,那就是他们的家眷。谁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,难道他们明知是火坑也要跳,把亲人也连累进去? 如果能跟着建虏吃香喝辣,那什么也不用说。但建虏的败亡之势已定,他们也不会自寻死路。 方正化很是赞同,开口说道:“郭帅分析得透彻。待回师之后,杂家自会上奏朝廷。” 停顿了一下,他又好心地劝说道:“郭帅也有上奏权,为何却一次没用?要知道,这可是得到圣眷的最佳门路。” 郭大靖微笑点头,说道:“多谢方公公指点,郭某受教了。” 对于崇祯的反复无常,郭大靖是厌恶且忌惧的。 万言万当,不如一默。谁知道上奏的方略和计策,会不会得罪人。得罪人还是小事,关键是崇祯,分不清好坏,这就很要命了。 比如提出“清屯充饷”的孙传庭,那可是豁出命去实施此救国良策,愣是在重灾区陕西,三年清理出四十五万两白银,并用这笔钱建成了精锐之师——秦军。 然后呢,因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