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二百零三章 示弱弃阵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零三章 示弱弃阵 (第5/7页)

,小半天的时间。

    建虏想在天黑前突破第二阵阻击,显然是来不及了。这样,他们又要在野外度过一晚,粮草又要增加消耗。

    如果能依靠这样的阻击拖延五六天,或者更长的时间,建虏的粮草就要耗尽。不要打仗,饿也能饿垮他们。

    按照时间计算,辽阳自然是要运粮过来,但同样会被阻击。如果押粮人马不多,甚至有被伏击歼灭的可能。

    能把建虏饿得筋疲力尽,能用更加轻松的方式获得胜利,郭大靖都不用想,自然会做出选择。

    敌人的撤退使建虏感到欣喜,在萨哈廉和索尔诺看来,是侧翼迂回起到了作用。敌人到底还是害怕近战rou搏,打破敌人的拦路截击还是有办法的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路障还是要清除,至少要有能容车辆通过的宽度。没办法,伤兵不能扔下不管吧,粮草物资也要携带吧!

    而路障既能作为阻击的依托,又能起到拖延建虏行进的作用,可以看做是破路的一种。

    破路这种战术,在古代出现得还很少。主要是当时的交通工具比较简陋,也不是很沉重,不象汽车等对道路的要求那么高。

    但破路的效果小,却不是没有。限制了建虏的机动和行进速度,这本身就是遏制其长处和优势。

    刘兴治率领部队交替掩护,安全撤退到第二个阻击阵地。距离不过二里地,最大限度地防范了建虏骑兵的追袭。

    郭大靖亲自率领部队接应,并做好了再次阻击建虏的准备。

    疲敌耗敌,这也是层层截击的作用。让建虏付出死伤,但还存着希望,不因阻击太强而放弃。

    每道阻击打死打伤两三百建虏,到了小黑山的阻击主阵地,建虏差不多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