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年平辽的众所期盼 (第2/7页)
,也挺好。有合适的帮她留意着,早点有个家,也就安心了。” 经历过一次苦痛的婚姻,吴晴似乎看透了什么,一点也不想再找男人,再被家庭所累。 这或许只是短时间内的心态,也或许是还没有遇到能让她改变心思的男人。 陈文绣虽然抛头露面地出来工作,可也是生活所迫,为了养活自己和女儿。她不想草率再嫁,却和吴晴不一样,脑袋里还是那种封建的传统思想。 但两个过来的女人,对于小琴的将来却是非常关心的,都希望她尽快嫁人,有个完整的家庭,好好地过日子。 毕竟,小琴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,甚至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晚婚了。 “不知道她怎么想的,是不是愿意去过平常的日子。”陈文绣放下了饭碗,不太确定地说道:“兴许还想找个军人?” 吴晴眨巴着大眼睛,想了想,说道:“要嫁军人的话,我觉得再等两三年也行。那个时候,辽东应该平定了。没有仗打,也不会让人担心惦记了。” 三年平辽!这很快就将成为官府的宣传口号,为的就是团结全体军民,集中所有的力量,展开对建虏的决战。 大量移民不断涌入,负担辽镇官兵的粮饷,对东江镇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。官仓储量不断减少,也引起了官府的注意。 根据估算,如果按照这样的消耗速度,明年官仓可能就支撑不到秋收。 当然,闹饥荒是不太可能的。东江镇首先可以从外购粮,而老百姓手中也还有大量的存粮。 东江镇的赋税在大明来说,是比较低的。再加上种植了高产早熟的作物,老百姓手中的余粮很多。 为了弥补官仓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