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三百四十一章 奔向死亡的袁督师 (第7/7页)
墙加大炮获得的。没有这个条件的话,他是一点信心都没有。 轻轻点着头,袁崇焕赞同了祖大寿的意见,说道:“京师已百年未闻警,一旦摇动,其关系又不忍言。必我兵先至城下,背障神京,面迎建虏,方是完策。” 没错,野战是肯定不敢打,也打不赢的。背靠城墙,说不定还有一战之力。 袁崇焕话说得漂亮,似乎是担心京城军民,但实质还是军心已怯。 周文郁对此有些担心,犹豫着说道:“外镇之兵,未奉明旨而径至城下,会不会招致非议?” 袁崇焕慨然道:“君父有急,何遑他恤?苟得济事,虽死无憾!” 若论慷慨陈辞,若论大言不惭,郭大靖就服袁督师,以及那些文官。竟能把怯战避战说得如此堂皇,如此大义凛然。 计议已定,袁崇焕立刻率军出发,再次发挥关宁军转进如风的优点,绕过通州,于十七日晚,抵达京城的左安门外。 既不抢前堵截、也不积极交战,退保京师与纵敌长驱又有何区别? 袁崇焕率部先于建虏抵达京城之下,在京城的军民看来,似乎只有一种可能,就是袁崇焕通敌,故意引着建虏兵临城下。 此时,京城早已戒严,崇祯震惊之下,下旨令京官员、皇亲国戚、功臣宿将,带着自己的家丁到城墙巡逻和守卫。 同时,崇祯还任命多位官员,协理京营戎政,练兵筹饷,料理守御。 京城内已经是人心惶惶,百多年未经战事,城防疏薄单弱的毛病一下子就暴露出来。 东来顺酒馆已经关门停业,何贵忠坐在屋内,整理着搜集到的各种信息。好半晌,他抬起头,眯了下眼睛,闪过几点精光。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