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九十二章 毛文龙坐镇旅顺 (第4/7页)
港内或近海泊船,载兵五千作为旅顺堡的接应。” 毛文龙看着面前的大沙盘,不无赞赏地看了郭大靖一眼,接过教鞭,指点着讲述自己的作战布署,“既是收复金州,歼敌倒在次要,也要有足够的力量,防范建虏退后的再次进犯。” 这是相当保守和稳妥的作战布置,力保旅顺堡,不分散驻兵,抄袭建虏的人马则正好是一协之兵,由郭大靖统领也锻炼一下他的指挥能力。 至于红咀堡、归服堡这条绕远迂回的逃路,毛文龙根本不作考虑,也看出他不太想把建虏逼到绝路,拼个鱼死网破。 东江军总兵力为两万六千,建虏若出动两旗,就是一万五六千。在人数上,毛文龙认为并不占绝对优势。 按照之前作战的兵力对比,即便是有旅顺堡这样的坚固要塞,毛文龙也没有全歼建虏的打算。 当然,毛文龙和众将都没见识过红夷大炮和重火枪的威力。对于郭大靖抄袭截击的精心准备,也缺乏足够的信心。 谷郭大靖和李维鸾不经意地对视了一眼,都微微点头,表示不提异议,听从毛文龙的安排。 稳妥有稳妥的好处,那就是损失较小,后力较足。 毛文龙担心的是皇太极征讨完蒙古诸部,可能会再起大兵,进犯金州。这也有道理,连郭大靖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。 至于抄袭的兵力增加到九千,也是从毛文龙的角度出发,很正常的思维。 野战阻击,自然不比旅顺堡这样的坚固要塞。临时构筑的工事,能发挥多大作用,毛文龙心中并没有底。 而不在黄金山、老铁山驻兵,免得力量分散,遭到攻击而损失。同时,也让建虏能够集中精力来啃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