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政,新家 (第2/7页)
屯和土地。 除了南关施工的上万军队,其他部队也全部发动,帮着移民修缮房屋,并大规模地开垦耕地。 尽快地安置妥当,这些移民便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春耕之中。广阔的田地,让他们看到了希望。 而他们的辛苦劳累,既是为了东江镇,也是为了自己和家人。 尽管还是军户制,但多劳多得,郭大靖制定的奖励政策,极大地激发了军民们的热情。 张膀扶着犁,士兵拉着马,翻开了化冻的土地。黑黝黝的散发着丝丝水气,潮湿的气味令人惬意。 “好几年都没人种,这地真肥呀!”牵马的士兵感叹着,“撒下种子,不用管,秋天就能收获。” 张膀咧嘴笑着,说道:“哪能不用管,得精耕细作,多收才能多得。” “俺们也是多耕多得。”士兵说道:“耕十给一,都记在簿上,退役后一起给。” 耕十给一是官兵们退役之后一次性的补助,现在是拿粮饷,还是要土地,则自愿选择。 如果家中人口多,官兵们会选择要田地,有免赋税的十亩,还可以租少交赋税的军属优待的田地。 如果风调雨顺,这些田地足够一大家子吃饱喝足了。相比不确定的饷粮,更加长远,且能让人安心。 当然,也有人选择拿粮饷,多是老哥一个,不用考虑家眷,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的那种。 朝廷拖欠饷粮,郭大靖也只发粮,饷银先欠着,但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。军票的想法已经产生,只是觉得条件还不成熟,暂时没有实施。 即便如此,东江镇没有出现饿殍遍地的情况,军心民气也还能保持。对朝廷的怨恨嘛,郭大靖才不管呢! 张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