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河对峙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河对峙 (第5/7页)

主帅在哪里,就意味着主攻的方向,以及主力所在。亮出谁的旗号,能使敌人更关注,更警惕,也是声望和武力的体现。

    显然,毛文龙认为在遵化大战之后,郭大靖的名声已经在自己之上。或者是,建虏对于郭大靖,更加地忌惮恐惧。

    如此抬举郭大靖,完全巩固了东江军中郭大靖的二号人物的地位,毛文龙相当于退居二线。

    不易觉察地看了毛文龙一眼,刘兴治有了自己的分析判断:毛帅的心理起了变化,在尽力扶持郭帅,以为自己将来的倚仗。

    这样想来,倒也不意外。

    已经封侯,想再进一步,就是国公,或者是世袭。但从明朝中期以来,世袭的爵位几乎是不封的。而国公,估计毛文龙也不太敢想。

    从武将的角度来说,毛文龙已经是处于巅峰的地位。平辽灭虏之后,朝廷很可能处于封无可封、功高不赏的尴尬地位。

    这么一想,毛文龙自甘低调,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战场上,到处都是人和马的尸体,散落的旗帜,破碎的刀枪,空气中还残存着硝磺的气味。

    刘兴祚伸手接过亲兵队长递来的水壶,咕咚咕咚喝了两口,笑骂道:“特么的,这帮家伙跟狼抢rou似的,愣是没让老子的刀上见血。”

    亲兵队长呵呵笑着,说道:“就这千八的建虏,傻愣愣地冲过来,被火枪就打得七零八落,哪还劳您亲自动手?”

    刘兴祚轻轻颌首,感慨道:“还是遵化那场大战过瘾,就是冲杀、冲杀,不停地冲杀。哪里有成队的建虏,不管有多少骑兵,便摆开架势冲上去砍杀。啧啧。”

    “卑职想起来,也是兴奋不已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