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三百九十六章 软硬两手,大喜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百九十六章 软硬两手,大喜 (第3/7页)


    既然担心蒙古人用铁锅打造兵器,换成砂锅就万事大吉了。难不成你把砂锅摔了,用碎片砸我不成?

    花椒大料,还有辣椒,也是好东西。不管是煮,还是烤,立刻把牛羊rou的滋味提高了几个层次。

    牛、马、羊,甚至是羊毛,东江镇都需要。这样一数,蒙古人的好东西还真是有一些。

    郭大靖的鼻中似乎闻到了羊rou串的香味,除了孜然,作料应该都全了。还有火锅,味道也是极好的。

    写完书信,郭大靖封好,命人急送给毛文龙。伸展着胳臂,他走出了房门,春光更加明媚,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惬意。

    “郭帅,刚送到的信件。”一个亲兵小跑进来,施礼之后,将书信呈给郭大靖。

    郭大靖只看信封,便认出了藤野英的笔迹,不禁露出笑容,转身回屋,取出观看。

    崇祯在裁撤驿站,以至于很多消息都延误,甚至是不通。辽南三州却建立起愈发完善迅捷的邮驿系统。

    一方面,驿站为移民前往各地安置提供了诸多便利,成为沿途旅馆般的存在;另一方面,民间的信件传递,因为价格低廉、使用方便,也逐渐被老百姓所接受。

    随着县名、镇名、村名的统一规范命名,地址便能够确定下来。信到村公所,再通知村民自领。

    要知道,当时民间的通信,通常是请人捎带。在时间上,会耽误很久。等到回信,有时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了。

    当然,现在占大头的通信是将士们寄回家里的,然后家里也学着按地址写回信。村里的教书先生和军队里的文书,则又增加了一项工作——代写读阅书信。

    这又是郭大靖按照心目中的样子,加以设立,并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