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三百五十一章 吐槽关宁锦防线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吐槽关宁锦防线 (第4/7页)

建虏入关之后的种种,崇祯肯定会有心理上的变化。在郭大靖看来,这是一个很好的纠正错误的机会。

    袁崇焕和关宁军的真面目已经暴露无遗,把弃皇帝、京城和百姓不顾的关宁军,说成军阀也不过分。

    历史上,崇祯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但那时候,东江镇已经被袁崇焕搞垮,关外只剩下关宁军还能凭借城池大炮,抵挡一下建虏,捏着鼻子也得养,也得用。

    现在则大为不同,东江镇屡次战胜建虏,在战力上已经超过关宁军,这是眼见的事实。

    如果说以前是毛文龙桀骜难制,现在则多了个关宁军,甚至比东江镇还要过分。

    所以,崇祯完全可以改弦更张,在辽西实施收缩战略,只守宁远和山海关,多余的兵力补上蓟镇的防御。

    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省不少钱,包括多给东江镇调拔钱粮,也比现在的花费要少。

    而且,指望关宁军平辽灭虏,估计崇祯也不抱幻想了。东江镇好象倒是能担起这重任,要的又不多,一年百八十万银子就打住了。

    曹化淳听得很认真,确切来说,应该是很入迷。对于这种战略层面的知识,他一个太监,显然是缺乏了解的。

    但曹化淳却知道皇帝的脾气禀性,能揣摸崇祯的心思。袁崇焕下诏狱,倒台是肯定的了,他提出并实施的平辽方略估计也要大变。

    比如袁崇焕主张的“逐步而前,更迭进取。战则一城援一城;守则一节顶一节。步步活掉;处处坚牢。守关与复地不得分作两截功夫。”

    可实际上,按照郭大靖所分析的宁锦之战经过,根本就是扯淡。

    锦州被围,袁崇焕援救了吗,当然是没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