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二百七十六章 禁海,亲征的打算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七十六章 禁海,亲征的打算 (第5/7页)



    是巧合,还是真的能未卜先知?

    当范文程仔细回顾分析,才发现东江军自援朝作战之后,几次行动都是精心准备,并卡在了后金最难以顾及的时间点上。

    就说收复金州的行动,东江军动员了数万人马,经过了精心的布置和准备,才能在皇太极亲征察哈尔部时,大举发动。

    按照当时的物资运输、人员行动的速度,没有数月时间,难以完成如此规模的准备工作。

    说白了,东江军应该是对后金的行动有所预测,才会提前准备,应时而动。

    而针对皇太极,以及后金高层的挑拔离间,就更令人细思极恐了。不是对于后金发生的事情有深入了解,并洞悉人心,编造不出这样的谣言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这些谣言的传播,后金高层不会有分裂的迹象,旗主贝勒们对于皇太极的戒惧不会这么强,成为皇太极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阻碍。

    范文程见劝说再一次没有作用,心中也很是无奈,只能寄希望于进攻顺利,使皇太极的威信得到提升,便于以后的计划实施。

    绕道入关、抄掠京畿,皇太极要在议政中通过此项决议,并不容易。千里奔袭,没有后方,意味着极大的风险,遭到旗主贝勒的反对,也是可以预料的。

    还有皇太极要进行的封建改革,以及唯我独尊的称帝计划,都需要威信和实力,才能够实现。

    排除异己,不可能不流血,哪怕是在内部的争斗。但皇太极一定要控制限度,不能使后金在内乱中衰落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要多用计谋,要多拉盟友,尽量不是刀兵相见的火并。

    而皇太极最大的优势,便是汗王的地位和权力。阿敏、莽古尔泰等人再不乐意,也无法公然抗拒汗王的命令,特别是在战场上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