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五十一章 朝廷紧逼,断粮断饷 (第2/9页)
修锦州、大凌河等城,这得给呀! 不仅皇帝高兴,文官们也高兴,朝廷拔款水过地皮湿,又能捞上一笔啦;辽西军头也高兴,这资源到了辽西,可是他们独占,没人跟他们抢了。 没有丝毫的斩获,连一颗首级都没捞着,占了几座废墟似的城池,让大明财政背上了更沉重的负担。 这就是袁督师收复锦州、大凌河等城的意义,不是短期的,而是长期的负担和拖累。 历史上,因为锦州等城,大明九边精锐丧失一空,并完全失去了对后金的战略主动权。 毫不掩饰的冷笑声中,郭大靖把朝廷邸报扔到了一旁,端起茶碗喝了两口。 崇祯的愚蠢,文官的贪婪,正在把大明推向崩溃。 向辽西倾尽资源,影响的难道只是东江镇吗? 辽饷再次加征,苦的是平民百姓。特别是大灾害肆虐的西北和中原,被逼得家破人亡、仓惶逃荒的流民,有多少人将成为路边饿殍? 各地边镇被削减饷粮,导致军人如乞丐般凄惨,既不能养家糊口,自己的吃穿也成问题,哪还有奋勇厮杀的战力和意志? 这是连锁性的反应,只能使大明的情况更加糟糕。而坐镇辽西,也知道“五年平辽”是扯淡的袁督师,难道不是罪魁祸首? “朝廷竟然又断了粮饷?”刘奇士坐在椅中,一条腿却搭在扶手上,全无形象地摸着脸上的胡须,紧皱着眉头。 刘兴祚苦笑了一声,说道:“多亏收复了金州,又获得了丰收,东江镇军民倒是不用太担心吃饭问题。” “这还不全是大靖的功劳。”刘奇士手按着茶碗,轻轻叩击了两下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