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三十三章 勤王计划终版 (第4/7页)
历史记载中,也可以约略窥见建虏入关的兵力不是很多。 比如遵化这样的咽喉要地,皇太极只留“甲兵五百,无甲兵三百”,一共八百人守城。 再比如广渠门之战,“莽古尔泰等……止以护军及蒙古兵二千往,见宁远巡抚袁崇焕,锦州总兵祖大寿兵二万,屯沙窝门外。” 建虏的兵力捉襟见肘,在史料记载中并不显见。什么号称十万,什么倾巢而出,完全是扯淡。 从目前的情报来看,与毛文龙和郭大靖的分析判断差别不大。也就是说,原定的跨海勤王的部队,不需大的调整。 而几年来建虏屡遭失败的恶果,正在显现出来。本来就人力缺乏,士兵的损失,很难得到及时的补充。 就算能够补充,那也要放宽范围,也就是十六岁至六十岁的男丁都要动员,在战力上也会呈下降趋势。 郭大靖知道得清清楚楚,满清能够窃据华夏,靠的可不是满八旗,而是成千上万屈膝投靠的汉兵。 如果让皇太极建起蒙八旗、汉八旗,灭虏平辽的进程又要被拖延下去。只要“勤王”行动大获全胜,皇太极也没有了这个机会。 “只要成功地阻止建虏劫掠到人口和钱财物资,他们就支撑不了几年了。”郭大靖吐出一口长气,“要说五年平辽,那只能看咱们东江镇了。” 毛文龙捋须点头,缓缓说道:“本帅,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。” 胜负的天平已经悄然倾斜,数年来,东江镇的人口持续增长,兵力不断扩充,资源日益稳定,武器装备也上了一个台阶。 反观建虏,虽然名义上征服了朝鲜,击败了虎墩兔,打破了被围困封锁的局面,但随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