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零九章 觅封侯,兄弟生嫌隙 (第2/7页)
。 至于毛文龙那边,郭大靖已经想好了说辞。凭毛文龙对自己的自信,一个刘兴祚,他还没看在眼里。 关键是,郭大靖要显示出对东江军的重要性,对东江军的忠诚,对建虏的仇恨,或者还要加上对朝廷的疏离和不满。 对于毛文龙是个怎样的人,郭大靖这段时间的观察,以及历史资料的分析总结,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。 专横跋扈,作为一镇主帅,又僻处海外,可能是不得不做出的姿态。即便是他的真性情,郭大靖也不是很在乎。 缺点也很明显,首先就是受不得委屈,与朝中文官集团的关系不睦;其次则是意气用事,很多事情上考虑不周。这与受不得委屈比较相近,但也有不同。 排挤最有作为、对东江军支持力度最大的登莱巡抚袁可立,可谓是毛文龙最大的失策,最大的污点。 可不管怎么说,毛文龙在,东江军虽有派系,却还能团结一致。除了毛文龙,恐怕还没人有这个威望。 陈继盛不行,魄力不够;沈世魁也不行,别人的尊重全靠着得宠的女儿;再往下数,真就排不上号了。 朝廷直接委派,在历史上看是不成功的。比如黄龙,虽然有总兵之职,却得不到东江军的认同。 而毛文龙需要什么,郭大靖已经知道得清楚。一是对东江军的掌控,二是不断的战功,助其封爵晋升。 手握尚方宝剑,节制一镇人马,又是左都督,又加授平辽总兵官,但封爵这个最大的荣耀,还是毛文龙没有得到的。 武将封爵难,特别是明朝中后期。李成梁多大的功劳,封个伯爵还是走了很多门路,扯皮了多少年,才最终授予的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