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零八章 泛舟出征 (第3/7页)
,缓缓说道:“其一,牵扯建奴的防线,使其要守地便需分兵,分兵则势弱,又给我军造成批亢捣虚的战机。” “其二,或使朝鲜局势有所改观,建奴难以从朝鲜获得更多的粮草物资……” 在郭大靖看来,这一点并不是很重要。朝鲜穷困,也是其能存在于强者之间的重要因素。建奴便是敲骨吸髓,也得不到能够渡过灾荒的物资。 “其三,重拾第二战场,减轻金州当面的压力,使我军能够择机向复、盖两州发展,直抵建奴的腹心之地。” 建虏如果再派兵驻守镇江,肯定不会是区区的三千人。连带着凤城、秀岩也要增加兵力,以备增援。 这样的话,原本集中于辽沈的建奴主力势必会有所减少,给东江军继续北进,创造更好的条件。 其实,对建奴来说,镇江守不守,这可能是个两难的选择。 守吧,东江军未必来攻,空耗兵力和粮草物资;不守吧,东江军又会加紧渗透,由宽甸至镇江,依托鸭绿江,形成一道屏障,使其对朝鲜的威慑力大大降低。 更主要的,建奴还有个必守的地方,那就是所谓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。 一旦东江军在镇江、宽甸稳固了根基,便能沿着辽东长城北进,叆阳堡、孤山堡、碱场堡、一堵墙堡、松树口、鸦鹘关,直捣赫图阿拉。 因为东江军曾经派出奇袭部队,沿鸭绿江溯流而上,进入长白山区,在建奴的大后方展开过袭扰。 所以,建奴对于东江军袭其后方的可能,不会轻忽大意。 辽南、辽东相隔数百里,却能使建奴陷入左右支拙的境地,这也将是东江军将来的主要战略。 毛文龙颇有深意地看着郭大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