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三百六十二章 辽东新生活的憧憬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百六十二章 辽东新生活的憧憬 (第4/7页)

请曹化淳上奏朝廷,准许东江镇在秦皇岛、天津、登莱建起专用码头,接收自愿前往辽东的移民。

    当然,东江镇的安置政策会让朝廷有些为难,有些比较的感觉。但这也不是不能解决,可以打着稳定辽东、开发辽东的旗号,是朝廷额外给予的优惠。

    只要朝廷同意,并向外颁布,那就是朝廷的政策,由东江镇执行。这样一转换,朝廷还能得到好名声,崇祯难道会不明白?

    西北大灾害,流民遍地,正是民乱之缘。

    而官府如果能把流民组织起来,只花费些粮食和路费,迁徙到辽东,岂不是釜底抽薪,使民乱没有了扩大蔓延的基础。

    相信崇祯也会明白这个道理,会同意这个对内对外皆有利的办法。

    对于东江镇来说,安置移民的花费只是一时,移民创造的价值却是长久的,且远远大于花费。

    有了足够的人口,也就有了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,才能稳固地占领和控制更大的地盘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,对于东江镇的发展壮大,具有深远的意义。

    此时,曹化淳等人已经看到了浩浩荡荡的队伍越行越近,赶忙迎出城外,个个脸上都带着激动和振奋。

    曹化淳的奏疏已经连夜写完,但考虑到战斗还未完全结束,周边估计还有零散的建虏,信使路上不太安全,才没有马上派出。

    当然,光送奏疏还是不够份量,曹化淳需要给皇爷送上实打实的礼物。比如代善等奴酋的人头,或是缴获的大旗、盔甲之类的。

    郭大靖并没有获胜之后的倨傲,望见城内出来的人群,便翻身下马,步行几十米,与曹化淳等人见礼。

    “郭将军劳苦功高,力摧强敌,振大明皇恩,拯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