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二百六十二章 饮酒叙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二百六十二章 饮酒叙谈 (第9/9页)

:“人心难测,在没有物色到足够信任的人手之前,我们也只能多辛苦一点。关键是,不能办砸了郭将军的差使。”

    “我对钱财是个什么态度,你们都清楚,不必如此谨慎小心。”郭大靖摆了摆手,说道:“贩粮的海商联系到了,就由他运粮,你们只管铁料和棉花便好。”

    多方采购,多渠道运输,郭大靖是为了以后作长远的准备。袁督师能禁登莱的海,走江南,走海外,便可以规避这个风险。

    一直不从山东进行大宗物资的采购,并在青岛设据点,暗中发展,都是防备这个历史上被毛文龙称为“拦喉一刀”的毒辣招数。

    同时,郭大靖把眼光放得更长远,也在防着朝廷。谁知道以后,朝廷会不会效仿,采取更大范围的禁海来卡东江镇的脖子。

    你禁国内,我还有海外。发展壮大的脚步或有蹒跚,但绝不会改变向前的方向。

    与林天佑又谈了一会儿,得知香皂、洗涤液的销售情况也不错,郭大靖便把配方拿了出来,并让林天佑去作坊简单学一下。

    鲸油、烧碱、盐、香料,制皂的原料不多,过程也不算复杂。就算不能完全皂化,瓶子装起来,带香味的洗涤液也一样好用。

    但在金州大量制造,却还存在着原料的不足。而在内地,无论是人力,还是原料的采购,都很方便。

    比如纯碱,当时就有很多盐碱湖能够直接获取,最出名的可能是“口碱”,即内蒙古鄂托克旗碱湖群。

    当时的人们把碱湖上的碱霜刮取下来,就近进行一些粗加工,制成块状,集中到张家口和古北口,再运往全国各地。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