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百一十一章 平辽,必胜 (第4/7页)
,但军人传给百姓,很快就尽人皆知。 堂堂正正的发动,以碾压之势展开勐烈的进攻,这是既有的作战计划,也确实不用偷偷摸摸。 现在,郭大靖只怕建虏不战而逃,而决战的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却还没有完全满足。 “再等一等,不要心急。”郭大靖翻阅着报告上来的各种数据,也反复地提醒自己。 弹药还不够充足,训练和整合还没有完成,还有季节也不合适。强行发动,虽然也有胜利的把握,但付出的代价却让郭大靖难以接受。 马上就要平定辽东,很快就要享受太平,尽量减少伤亡,让更多的将士能够功成名就,光荣退役,与家人享受安乐,便成了郭大靖极为看重的事情。 当然,十余万大军分驻于辽南和辽东的要点,保持着要发动进攻的姿态,粮草的消耗很大,也不能够持久。 “最多能坚持到年底。”郭大靖估算完毕,抬起头缓缓说道:“这还没算上秋收的缓解,时间上是足够的。” 就算是年底发动,到明年春耕,也有三四个月的时间。但建虏同样也能够顺利秋收,也能继续强撑下去。 所以,秋收前发动进攻,是最合适,最厉害,也是建虏最不愿意的时间。 与建州战役差不多,除了能够打击消灭建虏,还能破坏他们的秋收,使其丧失与东江军对峙的物资基础。 这也是郭大靖谨慎性格的表现,如果战事出现不可预料的意外,也要给予建虏在后勤供应上沉重的一击。 生产力落后,人口少,建虏的弱点暴露得是如此明显。其实,只要保持对建虏的军事压力,三年也足以拖垮他们。 “这就没有问题了。”何可纲把另一份汇总的资料交给郭大靖,说道:“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