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八十九章 崇祯的辽东攻略 (第2/7页)
乱贼看似被纷纷平定,但这些被招安的乱贼只不过是换了个身份,在被安置的地方依旧抢掠、jianianyin,地方官府反倒不敢管。 但凡有点头脑,有点逻辑分析能力的,也不会象崇祯那样,看不透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的根结所在。 不过是在频繁的天灾之下为了口吃的,谁吃饱了撑的,拿起木棒、锄头造反。 可崇祯一不减赋税,二没有切实的赈济之策,又拿什么来招抚起义军? 即便迫于形势就抚者,不久之后也因为朝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,又纷纷再起。 崇祯看不明白,也或许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。 要钱粮,他上哪里去搞?支撑关宁锦防线,还要给异军突起的东江镇倾斜资源,已经要拖垮大明财政了。 刚在大胜的欢庆气氛中,过了个消停年。满书案的奏疏,又让崇祯这个小年轻的心情郁闷起来。 “以锦州为前线,宁远为中坚,山海关为后盾,将建虏拒于关外……” 崇祯看到这老生常谈,气得直翻眼睛。建虏都绕道入关了,还给朕在这里说什么关宁锦防线能挡住建虏? 没错,建虏是没从锦州、宁远、山海关这道防线上突破,可也说明这条防线的作用不大。 至少,十几万军队摆在这里,消耗的钱粮太过巨大,性价比显然是很低。 “孙承宗和满桂可有奏疏送来?”崇祯没好气地把奏疏扔到桌案上,有些急切地询问着王承恩。 “回皇爷,还没有。”王承恩躬身回奏道:“应该是时日尚短,在宁远的整顿还未完成。” 关宁军的临阵窜逃,是崇祯最终要弃守锦州、收缩防线至宁远的决定因素。如果占据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