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五十章 圣旨到 (第6/7页)
多少也有几门火炮。只不过,都是老式的,威力不大,射程也不远。 “建虏急于撤退,多半会猛攻横亘于官道的阵地。”郭大靖解释道:“所以,末将把火炮都集中起来,准备予建虏以迎头痛击。” 方正化说道:“郭将军,你率所部跨海勤王,想必也没有携带多少重武器吧?” 郭大靖点了点头,说道:“方公公所言极是。我军只携带了几十门轻型佛朗机炮,要摧毁建虏的楯车,还有些吃力。” 曹化淳明白了,说道:“原来如此。集中了遵化城上的火炮,应该足以抵挡建虏的进攻了吧?” “曹公公放心。”郭大靖颇为自信地说道:“就算没有火炮,我军也不惧建虏。” 曹化淳露出赞赏之色,说道:“郭将军身经百战,未尝败绩,杂家自然是放心的。” 停顿了一下,他又接着说道:“兵书有云:归师勿遏。郭将军一定要谨慎小心,不要轻敌啊!” 生搬硬套,只是读过兵书,便敢称“知兵”? 由此可见太监领军的效果,定然不是很好。若是虚心放权,军中有得力将领还好说。要是自大才疏,又独断专行,可就坏菜了。 从太监,也可看出文官领军的弊端所在。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之辈,却要经验丰富的武将听命而行,失败也就不意外了。 “兵之在外,人人思归,当路遏之,必致死战。” 当然,兵书也没有说错,但郭大靖率军至此,就是要死战到底,争取全歼入寇的建虏,以及跟随入关抢掠的蒙古诸部。 打得一拳开,省得全拳来。一战成功,震慑宵小,看谁还敢轻易入关? 只不过,想要全歼敌人,难度还是很大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