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五十章 全力备战 (第6/9页)
枪火炮,取居高临下之势。在城外挖掘阻断壕沟,布设鹿砦拒马……” 随着郭大靖的讲述,木棍在地上划来划去,一个简单的布防图逐渐成形,呈现在众人面前。 除了简单易造的迫击炮,制造技术已经成熟、仿制几十年的佛朗机炮,也将成为东江镇军队装备的主要火器,发挥其射速快、较为轻便的优势。 再加上轻重火枪的梯次布置,被壕沟、鹿砦、拒马等障碍限制了冲击速度的敌人,将处于层次性的火力打击之中。 “……至少要有三道战壕,也就是三道防线,相距二十余步,再加上城基上的部队,共同形成纵深防御……” “……敌人若冲到近前,第一道战壕的士兵要敢于冲出迎战,以多打少,用刀枪进行rou搏,将敌人击退……” 再犀利的火器,再好的战术布置,也需要有力的部队来执行。一触即溃的孱弱军队,用什么武器,采取什么战术,都是白搭。 郭大靖划了一条长线,又标出了几个圆圈,并作了解说,“从辽沈南下,必经盖州卫、熊岳驿、得利赢城、栾古关……而我军的防线越向北推进,沿海的红咀堡、归服堡这条路线,建虏就越不可能走。” 一条是主要驿路,从金州向北经复州、盖州、海州,到达辽阳,再至沈阳;另一条则是沿海的烽火堡寨,出了金州便沿着海岸线向东延伸,直到九连城。 说白了,这是两个方向,在金州的北部与复州的边界,才离得最近,然后就分道扬镳了。 正因为这样,郭大靖才力主把防线尽量向北推得远一些。这样就省了防御偏路,或者只用少量人马就能以防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