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二百一十八章 做媒?卑沙山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做媒?卑沙山城 (第5/7页)

继续说道:“训练以山林作战为主,急进、伪装、伏击、突袭等等,诸位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众将纷纷躬身应承,都惟命是从。

    郭大靖拱了拱手,笑着说道:“卑沙城内,还有山中的一些地方,可种植些粮食蔬菜瓜果,还可以养些兔子,改善下驻守官兵的伙食。而且,这里风景很好,是个不错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众将笑了起来,气氛宽松愉快起来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战争,大黑山确实能成为风景区,建于隋唐时期的名胜就有石鼓寺、响水观、唐王宫道院,明代所建的有朝阳寺。

    可现在,不是太平年月,也没有旅游之风,郭大靖等人也没有观景流连的闲情雅致。

    刘兴治和尚可喜的两营人马先行入驻卑沙城,按照规划设计修缮山城、种植作物,以作长期的准备。

    郭大靖带着亲兵和其他将领分头勘测,花费七八天的时间,走遍了整个大黑山,绘制了较为详细的地图。

    卑沙城将是坚守的屏障,驻军较多;而在卑沙城以北,郭大靖也不是完全放弃,要在险要之地设置小型的关卡,驻军在一两百人左右。

    建虏若来攻打,这些关卡的驻军并不是全部后撤,而是散于山林、荒野,对建虏的运粮队、哨探、信使等,进行袭扰伏击。

    同时,这些关卡的设置,也能有效地拦截建虏谍子对卑沙城、南关防线的潜入侦察。

    最远的关卡就在石河驿、小黑山和红咀堡,预警的距离足够远。大路上也布设了很多路障,能够迟滞建虏行进的速度,为金州驻军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。

    将近半个月的时间,郭大靖才率队返回南关,察看防御体系的完成情况,却正碰上刚刚到达这里的陈继盛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