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廷添油助火 (第6/7页)
一笑,说道:“放心吧,赚钱谁也比不上我。就是朝廷拖欠不发,挺个一年半载也没问题。” 刘兴祚点了点头,对郭大靖不佩服都不行。他早就发现花出去的钱是很大的数额,绝不是那点军饷和赏功银。 他问过郭大靖,郭大靖敷衍地说是从林姓商贾那里借贷的,日后用参貂等辽东特产,或是工坊制造的奇物来偿还。 刘兴祚有些怀疑,但又找不到别的理由。 既然郭大靖能有钱贴补军用民用,不管是抢是借,他没那个本事儿,也就不好多说。简单地说,就是“管他呢”! 刘兴祚走后,郭大靖拿出吴九成去山东捎回来的情报,有关山东各地官绅的。搜集到的多是山东沿海地区的。但也能看出来,谍子正向山东内陆深入拓展。 秋收之后,这些官绅家的粮仓满了,也就是郭大靖动手的时候。 去山东一次,郭大靖准备干把大的,最好把明年东江镇需要的粮草都搞到手。这样的话,就不怕崇祯抽疯,不怕袁督师卡脖子了。 至于南方运粮,其实也只是候补,用来钓住林家的一个手段。 毕竟,那是要花钱买的,郭大靖的身家,也经不起这么造。甚至于,他还有到江南大偷特偷的心思。 或者到京城,那些王公大臣有的是钱,李自成可是搜刮了几千万两呢!就是难度大了点,没有乡下老财那么好偷。 一想到几千万两银子,郭大靖就来气,又骂崇祯是个蠢货,昏君加暴君。大饥荒席卷中原,还要往老百姓头上加赋增税,不管他们的死活。 这样的皇帝,早死早好,你还能指望他扫除积弊、振作国势?你还能指望他体恤子民,善待为国征战的将士?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