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廷添油助火 (第2/7页)
毛文龙所呈的奏疏鼓动。木匠皇帝下诏,绝不承认杀母篡位的黄台吉的后金汗王之位,绝不与建虏议和…… 本来大明也没承认后金这个反叛的政权,但通过诏书形式明告天下,却能起到好几方面的作用。 首先是吸取袁崇焕派人吊孝的教训,以表明态度的方式,争取蒙古诸部的支持,稳固明蒙联盟,共击建虏; 其次则是配合谣言攻势,在官方层面坐实皇太极得位不正,挑拔离间建虏高层。而阿巴亥是老奴的妻子,也能算是皇太极的继母。 谣言之所以称为谣言,就是没被证实。而木匠皇帝的诏书,则对谣言进行了背书,使其具有了极高的可信度。 让你想当皇帝,建虏奴酋,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德行?让你称汗也名不正。 要知道,尽管建虏叛明后,屡战屡胜,差不多占据了整了辽东。可大明从天朝上国的角度,依然视其为蛮夷奴虏。 而建虏想议和,主要是想解除经济封锁,底线是仿朝鲜例,也没把自己和大明看成是平起平坐。 无论从地盘、人口、资源,还是心理上,大明确实有这样的底气。辽东,不过一隅;建虏,不过百万人口…… 建虏也同样没有席卷天下、窃据中原的野心,能够割据一方,如朝鲜般成为大明的藩属,也是可以接受的条件。 只不过,大明皇帝的诏书,等于打了皇太极的脸,还是狠狠的一巴掌,让全天下的人都看到。 说白了,就是告诉皇太极,你不配称汗,尽管这个汗只是蛮夷部落的王。潜台词也有,那就是换个人当汗,没准大明就同意屈尊议和了。 皇太极气得在屋内来回急走,李永芳和范文程低头敛息,连大气都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