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百三十二章 改造燧发枪 (第9/9页)
他也只是把燧发枪的优点,以及对作战的影响,比较笼统地概括了一下,要落到实际应用,并不是那么简单。 要知道,包括藤野正等教官,对于燧发枪都是第一次尝试,要摸索、实验,也在情理之中。 只要不影响年底前装备全军的计划,郭大靖就能够满意。哪怕晚一些,其实影响也不大。 而按照目前工坊的改造速度,材料跟得上的话,一天至少五十多枝,完全没有问题。 现在,整个东江镇的工匠,大部分都集中到了金州。在适应了新的管理规章,又有更好的待遇和激励措施,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,将得到数倍的增长。 一边是改造原有的火绳枪,另一边打造新式燧发枪的工作也将放手展开。根据试生产的数据,人手足够、材料充足的话,月产能达到两三百枝。 最难的生产工序便是枪管的锻造,通常是用斜卷嵌套法,或者是短管拼接法,但都需要修内膛,费时耗力。 据史料所载,钻枪管的工时达到了一个月。这估计有夸张的成分,但确实是最为耗时的。 没有现代机床,倒是有木制的简单车床,钻头的硬度也不够,多数工作都凭手工,费时耗力也就不难理解了。 虽然对制造的器具和工艺颇为不满,但郭大靖也准备接受这样的生产制造速度。 一年两三千枝火枪,再从外面购买一些,基本上也就能满足东江军不断扩充的需求。 放眼大明,甚至是世界,又哪里有这样装备齐全的燧发枪部队。为此,郭大靖也应该足以自豪和骄傲了。 ………………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