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八十一章 摧敌营寨 (第5/7页)
里也清楚。不管飞骑损失大小,只要能够围歼东进的建虏集团,辽东形势便将发生剧变,今年的大反攻将是不可更改的事实。 “阿敏,杜度,济尔哈朗!三大奴酋授首,这可是仅次于遵化大捷的战绩。”刘兴祚微眯了下眼睛,射出寒光。 作为郭大靖的亲信,刘兴祚知晓其内心所想,也认为东江军的实力正在迅速增长,具备碾压的优势也为期不远。也就是说,平辽近在眼前。 尽管刘兴祚不是很理解郭大靖的迫切,但基于对郭大靖的崇拜钦佩,他会尽全力来支持郭大靖。 当然,这也是他建功立业的好时机。而飞骑和枪骑是郭大靖极为倚重的力量,平辽之后也将成为征战的主力,就更让他的前途光明。 郭大靖的设想中,平辽之后将大幅裁军。步兵顶多两万,甚至更少。骑兵则要保持在三四万,可能还会更多。 对此,刘兴祚是赞同的。 最大、最凶恶的敌人已经败亡,确实不需要养那么多的军队。辽东这么大的地方,战后重建也需要太多的劳力。 骑兵的机动性,以及作战能力,已经足以保卫辽东。 其实,那时候东江军可能只剩下了一个敌人,那就是林丹汗。但察哈尔部的实力,郭大靖与刘兴祚都不是很看重的。 郭大靖的想法,刘兴祚并不是全清楚。 虽然步兵减少了,但火枪将在民间普及,退伍兵和民兵都将发放,整个辽东的武力值反倒是不减反增。 平辽灭虏之后,征服北方的蒙古诸部,则确实是郭大靖下一步的作战计划。 以辽东为基地,不断向北开疆拓土,打到黑龙江,打到乌苏里江,他都不会满足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