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五十六章 回家,出游,建虏之谋 (第7/9页)
以完全不从事生产的,还有酒喝,有rou吃。 这样一来,后金军队中便可以分为三个档次,披甲兵,白甲,巴牙喇。 披甲兵大多身披双甲甚至三甲,内衬锁子甲或者连环甲,外罩绵甲或者铠甲,武器也多选用大剑、挑刀、虎枪、狼牙棒等重型武器。 在楯车的配合掩护下,披甲兵往往凭借防御优势冲杀入明军阵中,横冲直撞,将明军阵势冲乱,甚至是崩溃。 比披甲兵更精锐的就是白甲兵,每年由牛录组织的比武中选出,当选者会把盔甲涂白做为标记。 通常,白甲兵的箭术都很高超,能在五十步外射中明军面门。而他们一般不参与冲阵,只在后面压阵。 最厉害的就是巴牙喇兵,能当选巴牙喇的白甲兵除了要能打外,还必须骑术了得,箭术精湛,并且还颇有头脑,有成为大臣的潜质。 最著名的巴牙喇出身的当属鰲拜鰲少保了,镶黄旗出身的鰲少保,最后成了辅政大臣,还欺负过康小三呢! 而在沈阳,皇太极以攻打金州为由,发出的关于巴牙喇集中为护军营的汗王谕旨,却遭到了阿敏、莽古尔泰等旗主贝勒的反对。 很简单,原来的巴牙喇出自各牛录,是各旗主的精锐护卫,你给统一编制,岂不是收走了各旗中最最精锐能战的勇士? 尽管巴牙喇的人数不多,两百多个牛录共有两千多人,但阿敏、莽古尔泰却觉得这个口子不能开。 今天你收走两千多人,明日再调各旗白甲,后天谁知道又要怎么削弱各旗的兵力? “两红旗出动一万精骑,还携带了部分楯车,依然遇挫而回,可见金州的敌人不可小觑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