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零六章 赈灾太晚了 (第6/7页)
被组织起来,负责夜间的巡逻和白天的卫生打扫。 “奴家见过大人。”巡查的两个妇女看见李海东等人过来,赶忙敛衣施礼。 李海东抬了抬手,和颜悦色地说道:“不必多礼。你们的辛苦,会有所报偿的。” “谢大人。”妇女脸上闪过喜色,又拜了一拜才站起身。 李海东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厕所,说道:“麻烦去挂个灯笼,晚上摸着黑容易出事儿。” 两个妇女答应着,接过李海东手下递过来的灯笼,快步赶了过去。 李海东也没有多等,带着手下继续巡视。 那两个身影也很快在他的脑海中消失,在成千上万的灾民们,这样苦命的人有的是,也不过是给他稍微留了个印象而已。 而即便是知道灾害已经从陕甘蔓延至山西、河南,李海东等人还是低估了大灾害对老百姓的影响。 能够逃到天津的只有少量的陕甘百姓,多数还是山西、河南,甚至是北直隶受灾的百姓。 积弊丛丛的大明,在大灾害面前,终于暴露出上至朝廷,下到地方,在财政和管理能力的严重不足,以及贪污腐败的广泛。 本来,大灾难通常会成为政治改革和臣子直谏的好时机,但在明末却已经丧失了这样的政治生态,党争却是愈演愈烈。 朝堂上的官员分帮结派,互相斗个不休,又和地方官员攻讦不止。 如何赈灾,对流匪采取何种策略,都成了争论不休、互相倾轧的话题,唯独切实可行的政策,却迟迟拿不出来。 严重缺乏钱粮的崇祯皇帝,难道不知道兵科给事中马事理''秦晋之盗皆吾赤子,请先用抚''的肺腑之言? 如果有充裕的钱粮,又岂能演变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