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三百三十八章 欺瞒监军方公公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欺瞒监军方公公 (第7/7页)

加强防御,堵死建虏的另一条退路,郭大靖就有把握将建虏全部歼灭,使其匹马难回。

    但这个希望多半难以实现,郭大靖也只是聊尽人事罢了。

    蓟州还号称险关、天堑呢,可建虏是怎么潜越的?这有多种说法,可郭大靖却有自己的猜测。

    一座城池,除非是建在两山之间,大路从城中而过,那才能被称为一夫当关之道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要挡住敌人的进军,通常是要出城列阵、倚城而守,封堵住敌人绕城而过的道路。

    在郭大靖想来,当时有人对关宁军的评价,可谓一针见血,正中要害。wap..OrG

    “若无大炮坚城,则畏战如虎,有坚城可据,遂避敌不出,以至纵敌越关,凡此种种,皆因军心怯尔。”

    事实应该就是这样,袁督师带着人马缩在蓟州城,并不敢出城封锁各处道路,更没有大胆的侦察探悉,才给了建虏绕过蓟州的机会。

    如果说袁崇焕带着关宁军眼睁睁地看着建虏绕城而过,那显然是冤枉他了。但他的军事才能也由此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除了缩进城内防守,袁崇焕可以说是并不会什么其它的招数。宁远大捷如此,宁锦大捷依然是不动如山。

    只是两场依仗红夷大炮和坚固城池的防御作战,就能被吹嘘成名将,他袁崇焕也信以为真,你说可笑不可笑。

    更可笑的是文官们推荐袁崇焕复出的理由,竟然是“不怕死,不贪财,曾经打过”。

    就这,崇祯还真就信了,把“曾经打过”的袁崇焕召回,委以重任,言听计从,直到“五年平辽”平到了京城,才如梦初醒,是自己草率了,看走眼了。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