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地,各方行动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地,各方行动 (第3/7页)

的收成够吃,还能有点剩余。”

    “二丫能看着小宝,我和你一起耕种。”妻子微笑着说道:“种上半亩苎麻,连衣服都有了。”

    “再种半亩蔬菜,一家子就全够了。”对于妻子的温言细语,张膀咧开了嘴,笑了起来,憧憬在心中升起。

    种植超四千年,曾是重要纤维作物的野生植物便是“苎麻”。

    由于苎麻种植难度低,适应性强,用途广,使得它成为了我国古代的最为重要的纤维作物。

    到了明代,不仅南方有种植,北方绝大部分地区也开始种植苎麻了。

    而苎麻的制品不仅有夏衣、麻布、麻绳,还有常用于造纸、酿酒、制糖、造船等,就连它的叶子“苎麻叶”也成了人们常吃的一种食物。

    对于要种植的农作物,郭大靖已经进行了规划,包括粮豆麻果蔬等多种。

    既然要往自力更生上发展,生活所需的,有种植条件的,便要进行适量的种植。而麻布,在以后的用量可能会大幅增加,将浸过油之后包裹炮弹。

    同时,豆子和苜蓿的种植,也将为骑兵的扩充,提供更为充足的物资供应。

    至于果蔬,也是生活物资的一部分。它们生长期短,也能充饥,比传统作物更能适应小冰河期的寒冷。

    老百姓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天灾的威力,郭大靖却要尽力避免。回暖晚、下霜早,象水稻、麦子这样的传统作物,歉收都是轻的。

    当然,建虏同样也没有手段来抵御天灾。今年还是传统的种植,明年的大饥荒也就不可避免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..

    皮岛。

    陈继盛走进屋,施礼已毕,在毛文龙的示意下落座。

    毛文龙在写着奏疏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