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换明_第三百一十章 暗室筹谋,辽东新战场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百一十章 暗室筹谋,辽东新战场 (第2/7页)

投靠谁。这是最现实的考虑,夹缝中生存的智慧。

    这么简单的分析,袁督师会做不出来?或者根本没去做,就是纸上谈兵,全无战略分析能力和战略目光,却还沉浸在自己谋略高明的幻想之中。

    其实,在明朝中后期,以文制武的祖制下,出现袁崇焕这样的指挥官,并不意外,也很常见。

    象杨镐、袁应泰、王化贞、高第等人,全是进士出身,读过两本兵书,便被文官集团吹捧为知兵有才能,便能凌驾于武将之上。

    实际上呢,名将不是靠读兵书能够打造出来的,靠吹捧而成就的。早晚会有露馅儿的那一天,而且,爬得越高,摔得越重。

    袁崇焕写完奏疏,派人送出,又召来亲信,商议事情。

    徐敷奏、张斌良、谢尚政,此三人才是袁崇焕的真正心腹,可以暗室谋划的那种。

    “毛文龙手书感谢,奉上礼物,却并未前来宁远。”袁崇焕有些惋惜,但也有些无奈,“刚有南关大捷,便是他来了,本部院也不好下手。”

    无罪名而杀人,确是极不妥当的。最重要的,还是时机不对。

    徐敷奏说道:“大人所言极是。单只以毛文龙无礼而杀他,朝廷必然不会通融。何况,在宁远斩帅,恐东江镇哗变,朝廷反倒会怪罪。”

    袁崇焕点了点头,沉声道:“也只有入其地、斩其首、夺其胆、慑其军了。”

    见袁督师的目光扫视过来,张斌良和谢尚政赶忙躬身称是,表示尽遵其命。

    “大人,时机还是要等待的。”张斌良提醒道:“南关大捷后,朝堂上风向有变,甚至于,万岁对东江镇的态度也有改变。”

    袁崇焕捋着胡须说道:“当然要等待合适的时机。本部院也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