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19章 (第2/3页)
了昌河县的大街小巷。 有人觉得是空xue来风,有人将信将疑,本着去看看也不吃亏的想法,三三两两聚了过来,看着飘摇在凛冽寒风里的义诊旗帜,终于有人踌躇良久后鼓起勇气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掀起了那个简易棚子的门帘。 “真的不需要掏银子吗?” 入内的是个瘦骨嶙峋驼背弯腰的老人,说话时一咳嗽一咳嗽的。 岁月风霜在他身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,使得陆明朝一时间难以辨别清楚对方的年纪。 考虑到人言可畏,陆明朝象征性的薄纱遮面,颔首道“老伯,诊无需银钱,治的话,朝福粮肆时日尚短店小利薄,最多只能负担起两贴药,还望老伯理解。” 老人家喜极而泣,颤抖着“人多了,两贴也是一大笔银钱,能给诊诊就心满意足了。” 看病贵,看病难,是横亘在历朝历代千百年都难以解决的问题。 小病靠熬,大病等死。 无薄产的清贫之家,大多如此。 总想着,人死了银钱留给妻儿,要比人没了银钱也没了把整个家拖垮强。 陆明朝轻叹了口气“四位大夫的医术在昌河县都是出了名的,老伯可以任择一位。” 话音落下,陆明朝抬脚离开了棚子。 谢怀谦犹如一个忠诚的小侍卫,亦步亦趋的跟在陆明朝身后。 陆明朝将对老伯所说的话,重复了一遍。 最后强调道“丑话说在前,有秩序排队,莫要生事,闹事者,交由衙役处理。” “我已经提前禀明许县令,恳求许县令派衙役来此震慑心怀不轨的闹事者,算算时间,衙役稍后便至。” 人头攒动的长街瞬间井然有序。 义诊,她付出银钱,得仁善之名,许县令得政绩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