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11章 (第2/3页)
。” “甚至未遭遇,就逃了。” “麾下收拢的土匪,肆意烧杀,jianianyin掳掠,视镇滞缓手无寸铁的百姓如草芥。” “此阶段,高复延有通敌叛国之罪,秦小将军有不战弃城之罪,皆是死罪!” 夺权进行时】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夺权进行时 “其二,昔日北境军统帅谢老临危受命,收拢残军和镇滞关青壮年,杀匪首,稳镇滞关,又率众与北胡大军厮杀,保护镇滞关的老弱妇孺。” “此阶段,昔日北境军统帅谢老和镇滞关残兵、所有青壮年有抗敌之功,陛下和朝廷应论功行赏予以嘉奖。” “所有牺牲的将士、百姓当被铭记。” “其三,乔某率麾下将士支援,目睹高复延亲手击杀北胡左贤王,北胡大军军心大乱。” “此阶段,高复延乃大功,毋庸置疑。” “高复延一功一过。” “为客观全面的考量高复延的功过,乔某觉得自己有必要将高复延的过往告知将军。” 听到此,刘靖远皱了皱眉。 高复延是景襄帝时的风云人物,年少有为,前途无量,至于皇位更迭后的事情,更不是什么秘密。 因其与谢家两位公子交好,又在朝堂上质问了陛下一句,陛下视其为谢家同党,毫不留情下令流放高复延全家。 谢砚的目光沉稳地扫视着,掷地有声地说“前兵部侍郎高复延年迈的老母,因遭受到官差的鞭打,不幸身染重病,高热不退,最终在流放的路途中与世长辞。” “高家一双如花似玉孪生女儿坚守气节,不愿委身差役,亦死在流放途中。” “高复延一母同胞的弟弟,在北胡骑兵侵袭镇滞关时,以德报怨冒着生死危机,点燃狼烟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