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61 (第1/4页)
,周孔孟道:“公主到了二十多岁还不肯嫁人,当时就有传言,说公主得佛菩萨指点,便想归心佛门,可是又怕上官大人阻拦,一个大家闺秀,无端出家为僧侣,会遭人闲话,现在看来,可见这事不假。” 康熙蹙额:“云衣当时不肯出嫁,不是为了倾慕巴毅么?” 皇上什么都知道的,周孔孟明知瞒不住,这样说:“那只是传言之一,之二就是说公主想皈依佛门。” 这种事,除非当事人自己来说明,否则旁人都是猜测,康熙半信半疑,也还是有些信的,毕竟提出和离的是上官云衣而非巴毅,斟酌下道:“可是堂堂的公主和离,在这我朝史无前例,朕不知该不会答应。” 说完,以征求的目光看向周孔孟。 周孔孟猴精,晓得这是皇上在试探,倘或自己说该恩准,皇上便知道自己这是故意帮衬巴毅,倘或自己说不能恩准,又恐失去这个可以帮到巴毅的机会,两害相权,取另外一种:“臣觉着,皇上恩准不恩准,都有道理。” 康熙便道:“你说说看。” 周孔孟躬身:“臣觉着,皇上不恩准,便是挽救了一桩婚姻,坊间百姓有言,宁拆十座庙,不破一桩婚,男娶女嫁,婚姻大事,岂能儿戏。” 康熙颔首,表示赞同,又问:“若是朕恩准了呢?” 周孔孟道:“也在情理之中,公主既然以心向佛,便是准备以身侍佛,怎么能行夫妻之事呢,若是这样,巴毅恐要绝后,皇上若不恩准,便是让巴毅断子绝孙,这种事,会遭世人唾骂的,当然,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