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565 (第2/4页)
不成功便成仁,反倒比潘嫂子还要上心得多。一旦发现某个伎俩没有用处,或是适得其反,马上转换战术,想出更迷惑人的阴谋诡计。 有了稀缺性和谣言,最后一步,就是将买卖公债的行动赋予正当性和高尚性,让老百姓花钱花出风格,花出品位。 剩余十分之九的债券,在万众瞩目之下终于投放市场,伴随着响彻市井的口号。 “买国债,保国家,打退北鞑子,大家分钱花!” “公债保安生,支持子弟兵!一贯钱养一个兵,他上战场我立功!” “欲抗金矢镞,须造神臂弩,只要十五贯,我给国家捐一弩!” “城头霹雳炮,其实不难造,凑够百万钱,敌兵轰上天!炮台炮座写我名,论功行赏我有份,不识字也有功名!” 童谣传到潘小园耳朵里,连忙派人去敲打郓哥:“喂喂,有点过了啊,这叫虚假宣传,买国债不附赠功名!” 但心中也不仅佩服乔郓哥的创造力。把一张张没分量的纸,具象化成为士兵、弩机、大炮,不失为争取民心的最好办法。起码让老百姓知道,这些钱被用在了什么地方。 郓哥的推销手段层层递进,不出几日,整个东京城上至富豪,下至小贩,掀起了购买救国公债的狂潮。广告词一天一变。 贞姐儿的工作量骤然提升了好几倍,每天从早到晚,都在记录债券的销售状况。 小姑娘累得眼圈发黑。潘小园心疼,连忙调来三五个脑子伶俐的小吏在她手下帮忙。贞姐倒没有怨言,只是不解:“怎的突然卖出去这么多?” 及至听说是乔郓哥的鬼主意,气不打一处来:“就知道这厮专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