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545 (第4/4页)
代政体并不同于后世的明清,皇帝并不能一手遮天,“虚君”和“共治”已经初显苗头。圣上的旨意,百官们若觉得不妥,有权拒绝签署执行。譬如朱光庭罢给事中,曾赌气不领诏敕;苏东坡曾经因为觉得皇帝的圣旨太过荒唐而拒绝执行,上面官家也只能穷生气。 当然这只是政治清明时的理想状态。到了徽宗朝,蔡京独大,和画家两人狼狈为jianian,什么民主法令也都成了一纸空文。 武松虽然对这些陈年旧事不甚明了,但终归是跟文武百官混了那么些时候,人家都巴结他,也事无巨细地耐心讲解。因此对于这个“限制皇权”的提议,并没觉得有多大逆不道,充其量算是拨乱反正。只是觉得工作量太大,且并非自己专长。 耐不住她一片热忱的撺掇:“事急从权,以后再慢慢完善嘛。” 以她为数不多的政治历史知识来看,但凡政变——不论军事还是非军事,不论流血还是没流血,颁布修改宪法、将自己赋予合法性,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。忽必烈成功夺嫡以后立刻修改祖宗成法;拿破仑雾月革命后立刻颁布共和国八年宪法;戊戌变法…… 打住,这个不吉利。 总之,千载难逢的机会,“君主立宪制”近在眼前,此时不修宪法,更待何时? 武松沉思良久,忽然问:“你如何有这个想法的?” 她早有准备,微笑答道:“这你不懂了,京城里的酒店茶肆换东家,头一件事就是改店规啊。” 武松笑出声来。底层的智慧,也亏她用心捕捉得完满。 而潘小园惭愧不已。书到用时方恨少,只恨以前历史政治课没有好好背书。什么共和、内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